三维能查出什么缺陷-三维扫描能检查出癫痫吗
PET在医学上的用途?
PET在医学上是目前惟一可在活体上显示生物分子代谢、受体及神经介质活动的新型影像技术,现已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评价、脏器功能研究和新药开发等方面。
1、PET能够鉴别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同时也可对复发的肿瘤与周围坏及瘢痕组织加以区分,现多用于肺癌、乳腺癌、大肠癌、卵巢癌、淋巴瘤,黑色素瘤等的检查,其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
2、可用于癫痫灶定位、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与鉴别、帕金森病病情评价以及脑梗塞后组织受损和存活情况的判断。
3、能检查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并对心肌活力准确评价,确定是否需要溶栓治疗、安放冠脉支架或冠脉搭桥手术。能通过对心肌血流量的分析,结合药物负荷,测定冠状动脉储备能力,评价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扩展资料:
PET的优点:
(1)灵敏度高。PET是一种反映分子代谢的显像,当疾病早期处于分子水平变化阶段,病变区的形态结构尚未呈现异常,MRI、CT检查还不能明确诊断时,PET检查即可发现病灶所在,并可获得三维影像,还能进行定量分析,达到早期诊断,这是目前其它影像检查所无法比拟的。
(2)特异性高。MRI、CT检查发现脏器有肿瘤时,是良性还是恶性很难做出判断,但PET检查可以根据恶性肿瘤高代谢的特点而做出诊断。
(3)全身显像。PET一次性全身显像检查便可获得全身各个区域的图像。
(4)安全性好。PET检查需要的核素有一定的放射性,但所用核素量很少,而且半衰期很短(短的在12分钟左右,长的在120分钟左右),经过物理衰减和生物代谢两方面作用,在受检者体内存留时间很短。一次PET全身检查的放射线照射剂量远远小于一个部位的常规CT检查,因而安全可靠。
百度百科-pet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ct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ct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ct对人的伤害有多大,相信很多人对于ct检查都不陌生吧,我们大家都觉得ct是有着严重的辐射,对我们的身体影响很大的一种检查仪器,下面分享ct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ct对人的伤害有多大1CT究竟是什么
CT检查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作用。
通俗点来讲,CT检查就是立体的X线检查,X线就好比我们看见一个大西瓜,只能看到外形,但看不到西瓜熟不熟,有没有籽,是红的还是黄的瓜肉,而CT检查不仅可以看到这一切,还可以一层一层地都能看到。CT检查对我们诊断很多疾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CT虽然比X线精确,但医生并不会随意开这项检查,除非在某些需要的情况下。
哪些情况需要做CT检查?
CT检查不仅可以有效诊断头颅问题,包括颅脑外伤、脑梗塞、脑肿瘤、先天畸形等。此外,CT对心脏问题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比如心包肿瘤、心包积液等心脏疾病。
除了心脑,CT对于实质性器官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肾上腺等器官显示也是比较清晰的,对于肿瘤、感染及创伤,能清晰的显示解剖的准确部位病变程度,对病变分期等有较高价值。还有就是,CT还可作为卵巢、宫颈和子宫、膀胱、精囊、前列腺和直肠肿瘤的等肿瘤疾病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
总的来说,CT检查的使用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可以用于诊断我们身上多个部位的疾病,而且诊断结果比较准确。所以,有需要做CT检查的时候,大家不要无需抗拒。但是,CT检查并不适合每个人,以下这些人群,在选择CT检查时,一定要谨慎,以免给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4类人,谨慎CT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谨慎”不等于一定不能做,是指要经医生评估后,再判断是否能进行CT检查。
1、1岁以下婴幼儿及60岁以上老年人,这类人群身体抵抗力是比较差的,辐射更容易造成影响;
2、心脏病患者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如果有该病史,要提前跟医生说明;
3、过敏体质者,比如有哮喘、湿疹等疾病,也不宜进行CT检查;
4、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进行CT检查,因为CT检查前注射的碘剂不容易被身体排出体外,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毒性。
CT检查也有一定的禁忌症,所以,大家也不要勉强进行,以免达不到检查的目的不说,还伤了身体。
CT的辐射危害有多大?真的会致癌吗?
CT检查,确实有一定的辐射,但是辐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如来自地球本身的射线、房屋装修材料内的放射性核素,所以,大家不要“谈辐色变”。
一般来说,接受的医疗检查辐射剂量是非常低的,例如:进行一次胸片检查,受检者接受的辐射量仅0.01mSv,头颅CT平扫为2-2.8mSv,胸部CT平扫为5.7-8.0mSv,腹部及盆腔CT平扫为10.0-14.4mSv,常规核医学全身显像的辐射剂量仅4.2-5.9mSv,而这些辐射剂量远远低于100mSv的确定性辐射剂量。
所以,只要是合理的检查,是不需要过度担心CT检查带来的辐射问题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期接受电离辐射,是可增加恶性肿瘤的患病率(8%左右)。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CT检查虽有辐射,但是如能合理运用,收益大于弊端!
总结一下,在进行CT检查的时候,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然后由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适合进行CT检查,千万不要因为CT有辐射就抗拒检查,因为CT检查只要合理运用,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及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的'受益实现最大化。
ct对人的伤害有多大2CT是什么?
很多人之所以对ct有误解,想必是看到那些射线后心里发慌。其实不用担心,ct有着灵敏、准确且定位准确等优点,很多其他检查无法做到的,也只有ct能够做到。
说得通俗点,我们平时做的X光相当于将人压扁了去观察,核磁共振则是将人摇一摇再去观察。ct则要强大很多,它是直接将人进行“切片”,然后一片片去观察。
这样一比喻,你也知道ct到底有多准确了。而ct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普通平扫和增强扫描。
一般第一次去看病的,或者压根不知道病情状况的,都是做普通平扫,几秒钟就完事了。如果这个时候看到了明显的病变,或者能够做出明确诊断,那么就不需要下一步的操作了。
但如果普通平扫不能明确诊断,或者看得不是很清楚,那就需要做增强ct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医生是在骗你钱。
哪些人需要做,哪些人不建议做?
在我们神经外科中,有很多问题都是需要辅助ct来进行的,比如颅脑外伤、脑梗塞和脑部肿瘤等。
除了脑部,心脏问题以及实质性器官比如肝脏、胆囊和肾脏等,用ct也是比较清晰的。
虽然ct用途广泛,但以下人群因为各种原因,还是不建议做ct的。
心脏病患者;1岁以下婴幼儿和60岁以上老人;有哮喘和湿疹等疾病;过敏体质;肾功能不全的人。
CT有辐射吗?会不会致癌?
ct中最主要的危害来源就是X线所产生的电离辐射,因为这种辐射会破坏我们的大分子结构,并损伤细胞。
看到这是不是开始担心了?其实不必紧张!不管任何东西,抛开剂量去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就像喝水一样,你水喝多了超过剂量也是会水中毒的啊。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都存在辐射,只要不超过国家放射防护标准中的规定值就好。更重要的是,医疗检查中辐射量是非常低的,就比如头颅ct平扫只有2-2.8mSv,这是远远低于标准的。
那做ct会不会致癌呢?这个可能性是有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暴露在长时间、大剂量的照射下。
所以,千万不要一听到做ct就慌了。用脑子想一想也知道,做ct要是那么危险,ct还能在各大医院普及吗?恐怕早就被患者们砸了!
ct对人的伤害有多大3什么是ct检查?
ct检查是一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 来围绕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做直接的断面扫描,在每次扫描的过程中会让探测器直接穿过人体来接收x线所发出的信息,再由转换器将这些模拟量转化为数值,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 在进行高速计算,从而得出x线吸收的数值,并且经过显示器将不同的数据用不同的等级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将身体这个部位的解剖结构清晰的显示在监视器上。
大部分情况下,人体对于辐射损害有一定的耐受程度,这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获得的能力,但这个耐受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出现一定的症状或者病理改变,轻则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重则导致血液细胞下降,心脏等重要脏器损害,脑功能下降甚至癫痫昏迷等,当辐射足够大时,甚至会导致短时间内人体功能衰竭而亡。
辐射警告标志
ct检查有什么危害
ct 是一种用人眼看不见 并且看不觉不到的射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身体以及一般物体,甚至一些金属制品也能被穿透。如果在短时间内频繁照射,就容易引起白血球降低,从而出现疲劳乏力、眩晕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孕妇、新生儿和身体虚弱的患者在照射后很容易出现身体器官出现癌变等不良反应。
当ct所发出的射线在穿透人体时会对人身体产生轻度的危害,从而引起身体生物大分子以及小分子的电离和激发反应,从而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如果再进行照射的时候没做好任何防护,对身体也会造成直接损伤。
如果检查者在受到伤害就容易诱发癌症、遗传性疾病以及智力下降等。在临床上有出现患者在做完ct常规检查后,出现腹泻不止而且严重头晕的现象,细胞出现骤然下降,比正常人少一半的情况。由此可见,ct对人身体还是有一定的伤害,因此在做ct的时候需要做好防护,特别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很多人对于做CT次数有很大的担忧,认为短期内做多次CT会有致癌的风险,我并没有强力的数据来反驳这一个观点,但也没有什么人能够证明胸部CT和肺癌或者其他脏器肿瘤之间存在关系,毕竟和吸烟以及其他致癌因素比起来,正常人接触CT的时间和次数要小得多,目前还没有做CT导致癌症的证据。
Lung cancer diagram in details illustration
对于正常人来说,频繁的进行胸部CT检查是多余而又没有必要的,体检的次数可以控制在一年一次,大部分情况下,对于肺癌的肺部疾病筛查一年做一次就足够了,如果做CT没有发现任何病灶,在之后的一年内患晚期肺癌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如果肺部已经发生了病灶,在评估治疗效果和病灶变化时,该做CT的时候就应该做,甚至一周做两次也需要,特别是对于重症肺部疾患比如重症肺炎患者来说。
有个朋友上周刚做了单位体检,做完之后却有点担心:“医生非让每个人都做了个CT,但是又听说CT辐射会致癌……做了这个CT,会不会对身体危害很大?”其实很多朋友在做CT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担心,CT有辐射,听说辐射致癌,对辐射都是避之不及。
实际上,CT确实会对人体产生一些辐射,但具体还是要看剂量。
CT,没你想得那么危险
尽管做CT时,身体会接收到辐射,但这个辐射的量其实是很小的。举个例子,胸部低剂量CT是常见的一种,每做一次,身体接收到的辐射大约是1-2mSv,头部CT的辐射量则为2mSv,辐射的大小与检查的部位有关,并且与剂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剂量越大,辐射越大,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也将越大。但是,如果只是偶尔做一次CT检查,身体所接收的辐射其实是非常少的,对健康的影响微乎其微,并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
正常的体检,该做CT还是得做,此时
身体受到的辐射剂量非常少,只有每年受到的辐射量高于100mSv时,才有可能使患癌的几率增大。也就是相当于每年要做50次左右的胸部CT检查时,身体健康才有可能受到威胁。
由此可以看出,偶尔做一次CT,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大可不必担心,不过有时候去医院检查身体,明明做过CT了,医生却还要求做增强CT,这是什么原因呢?增强CT有必要做吗?
哪些情况下,必须要做CT检查?
胸部疑似病变:当胸部出现不适,怀疑是肿瘤、炎症、支气管扩张、骨折等各种病变时,都需要做CT检查,根据检查报告做下一步的判断。胸部CT也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检查,它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辐射。
头颅疾病:对于脑出血、急性脑梗塞等危急病症来说,CT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方式,它的检查过程非常快,能够及时得出病症结论,为治疗做好准备。除此之外,脑外伤、脑肿瘤或是脑部发育异常等与头颅相关的疾病,也需要做CT检查。
骨关节问题:对骨关节进行CT检查,根据病变部位的三维成像结果,可以判断骨关节有无出现病变、肿瘤、炎症等情况,有效防治骨关节疾病。
心脏疾病:心脏疾病除了需要做心电图检查之外,CT检查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CT检查的成像结果,可以判断动脉是否出现病变,比如有无出现肿瘤、畸形、闭塞等问题。
腹部疾病:对于胆、脾、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疾病的诊断,也需要做CT检查,通过判断检查报告书上有无出现病灶以及病灶情况,诊断相对应组织器官的情况。
总之,CT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手段,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温馨提示,虽然ct检查危害性大,但是它的实用性却非常广,特别是对于脑部、心脑血管、身体一些器官等都有不错的诊断效果,如果医生建议做ct检查,就说明患者自身需要做这项检查,就不能因为怕ct对身体有伤害而抵抗,这样不仅不利于医生做判断,也容易让身体病情不能得到准确治疗。
CT是指什么
您好,CT(英文全称:ComputedTomography)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被测物体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建获得三维断层图像的扫描方式。该扫描方式是通过单一轴面的射线穿透被测物体,根据被测物体各部分对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由计算机采集透过射线并通过三维重构成像。作脑部CT检查的目的:脑出血,脑梗塞,动脉瘤,血管畸形,各种肿瘤,外伤,出血,骨折,先天畸形等。
您好!CT检查是现代比较先进的医学扫描检查的一种,主要是针对扫描人体大脑的情况,CT诊断一般为平扫CT、增强CT和脑池造影CT。它具有密度分辨力高,可直接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而且还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只需患者不动,即可顺利完成检查,克服了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
CT是利用X线断层扫描,电光子探测器接收,并把信号转化为数字输入电子计算机,再由计算机转化为图像。作脑部CT检查的目的:很多原因均可引发癫痫病,比如脑萎缩、脑发育不全或迟缓、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梗塞、脑积水、脑畸形、脑软化、脑钙化灶、未明原因或性质的高密度改变、低密度改变等等。如脑内有上述病变,CT检查即可发现,如CT片显示正常,一般可排除上述病变的存在。
专家:请问核磁共振检查不出毛病,能排除所有脑部器质性疾病吗?
当然不能。最好你能列出症状跟体征
先说基础知识吧:
神经系统疾病按照定位,可以分为上运动神经元跟下运动神经单位(包括前角、周围神经、肌肉、神经肌肉接头)损害
各个部位都有很多种神经科常见病
只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一部分病例,头MRI可以有病灶
其他的部位得病根本不需要坐这个检查
比如我们很常见的病毒性脑炎、脑膜炎
在早期就可以没有明确的病灶
等等很多
没办法一一列举
让你说症状体征,我可以初步定位在那个部分,
才知道需不需要做这个检查
比如我们常见而报纸上经常说罕见的疾病:格林巴利,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病
坐头MRI那是多余了,纯粹浪费
脑部寄生虫大都看的出来
前提是不只一个,而且要做强化
当然事事无绝对了
诊断: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没有器质变
更没有看出来有寄生虫的迹象
核素扫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操作名称 5 核素扫描的适应证 6 核素扫描的禁忌证 7 准备 7.1 1.放射物 7.2 2.核医学显像仪器 8 方法 8.1 1.甲状腺静态显像 8.2 2.甲状腺血流显像 8.3 3.甲状腺吸131I功能试验 8.4 4.甲状旁腺显像显像方法 8.5 5.肾上腺皮质显像 8.6 6.脑血流灌注显像 8.7 7.18FFDG PET脑显像 9 结果判断 9.1 1.中枢神经系统 9.2 2.内分泌系统 9.3 3.骨关节系统 10 注意事项 1 拼音
hé sù sǎo miáo
2 英文参考radioisotope scanning
3 概述核素扫描系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通过显像仪器显示和拍摄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图,以诊断某些疾病的一种同位素检查方法。
4 操作名称核素扫描
5 适应证核素扫描被广泛用于中枢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许多脏器的检查。
1.对于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动脉粥样硬化,肺梗塞等疾病的诊断均有较大价值。
2.缺血性脑血管病变,脑瘤、脑血肿、脑囊性变、脑水肿、脑动静脉畸形、血管性转移灶、早期脑膜炎、脑炎尤其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病毒性脑病毒性脑炎及慢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脑梗塞、静脉窦栓塞等。脑卒中、早老性痴呆、癫痫、震颤麻痹等的诊断。
3.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异位甲状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估计其性质。
4.甲状旁腺增生、腺瘤或腺癌等。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腺瘤的诊断,皮质醇增多症的定位诊断和病因寻找。对于腺瘤及手术残留组织定位诊断尤其有价值,可发现直径 5mm 的单侧皮质腺瘤。对于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在 92.5%~96%。
6.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或其他能分泌儿茶酚胺的神经内分泌瘤。
7.很多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可连续随访,有助于评价疗效。
6 禁忌证1.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131I行甲状腺显像甲状腺吸131I功能试验和肾上腺皮质显像检查。
2.患者不能耐受检查时。
7 准备 7.1 1.放射物放射物系能够安全用于人体疾病诊疗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其主要特点是:①能够辐射射线,包括α射线、β射线及γ射线等;②遵循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
常用的放射物有32P、51Cr、125I、131I、198Au、208Hg、99mTc、113mIn等。目前以99mTc应用最广。它在衰变过程中仅射出γ射线,无β射线。其γ射线能量适中,适合于多种显示仪器使用。用99mTc可以标记合成出多种供临床使用的脏器显像剂,能够进行人体大部分脏器的检查。
7.2 2.核医学显像仪器(1)扫描机:是较早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核医学显像仪器,它借助于探头和受检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按一定规律移动来描绘核素在某器官分布图像。扫描机简单、价廉,应用较广。但其显像时间较长,不适合快速显像的需要。
(2)γ照相机:是一种能使靶物的核素一次成像的仪器,主要用于显示和拍摄核素分布图。它具有大视野、大面积的灵敏探头和快速连续摄像装置。能进行:①静态显像;②动态显像;③全身γ照相。
γ照相机克服了扫描机费时长,不宜动态显像等缺点,已成为临床核医学的主要诊断仪器。γ照相机类型很多,以闪烁γ照相机应用最广。
(3)发射计算机断层仪(ECT):是一种能给出核素在体内各层面的分布及立体分布图像的显像技术。剖面图不受邻近层面核素的干扰,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确,能获得活体三维图像,并能定量计算脏器或病变部位的大小、体积及局部血流等。ECT目前分两大类,即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PET)。
①SPECT:用于探测普通γ射线发射体。其特点是:A.可使用99mTc等常用核素标记的放射物;B.功能多,用途广,大多兼有γ照相机功能,能同时用于各项常规显像检查;C.能定量分析脏器对示踪物的摄取量、脏器容积、病变部位的大小及某些脏器的局部血流量等。
②PET:能探测正电子发射体的湮没辐射,可以获得β+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分布的断层图。其特点是:A.分辨率高,对比度好;B.均匀度好,有利于重建图像;C.灵敏度不受探测深度的影响;D.探测效率高;E.可使用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短半衰期核素(11C、13N、15O等)作为示踪剂,能获得人体生理、生化动态变化的图像。但所用示踪剂系加速器生产,价格昂贵。
8 方法 8.1 1.甲状腺静态显像(1)患者准备:用99mTc O4-甲状腺显像剂时,患者无须作特殊准备;用131I显像剂时,根据情况停用含碘食物及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1周以上,检查当日空腹。
(2)显像剂:
①99mTc O4-:常规静脉注射剂量74~185MBq(2~5mCi)。
②131I碘化钠溶液:常规甲状腺显像口服剂量为1.85~3.7MBq(50~100μCi);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口服剂量74~148MBq(2~4mCi)。
③123I碘化钠:空腹口服7.4~14.8 MBq(200~400 μCi)。
(3)显像仪器:一般采用SPECT或γ照相机,也可应用传统的闪烁扫描机。
(4)显像方法:
①甲状腺99mTc O4-显像:静脉注射显像剂后20~30min进行甲状腺显像。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一枕头,颈部伸展,充分暴露甲状腺部位。采用低能通用准直器或针孔准直器,能峰140keV,窗宽20%,矩阵128×128或256×256,放大2~4倍。采用定时或定计数采集图像,根据计数率大小确定采集时间,通常预置计数200~500k或采集150~200s。常规采集前位像,必要时采集斜位或侧位图像。
②甲状腺癌转移灶和异位甲状腺显像:一般应用131I显像。空腹口服131I后24h行颈部甲状腺和异位甲状腺显像,范围包括颈部和胸骨后。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显像时,空腹口服131I后24~48h进行全身显像或颈区局部显像,必要时加做72h显像。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应用高能平行孔准直器,能峰364keV,窗宽20%。
③123I显像:空腹口服123I后6~8h显像,应用低能准直器,能峰159keV。
④甲状腺断层显像:静脉注射99mTc O4 296~370 MBq(8~10 mCi)后20min应用SPECT行断层显像,采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采集矩阵64×64或128×128,放大2倍,探头旋转360°共采集64帧;对于吸锝功能良好者,每帧采集15~20s,或每帧采集80~120k计数。采集结束后进行断层重建,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影像。也可采用高分辨率针孔准直器行甲状腺断层显像,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高,患者颈部尽量伸展,探头自甲状腺右侧到左侧旋转180°,采集30帧(每6°1帧),每帧20~30 s,矩阵128×128。应用针孔准直器采集时,不宜用身体轮廓采集,以尽量保持准直器与甲状腺距离相等,否则将影响检查结果,其断层重建方法与平行孔相同,但影像分辨率高于平行孔准直器,该法适合于甲状腺结节,尤其是探测较小结节。
⑤甲状腺重量的估计:根据在前位甲状腺影像获得甲状腺面积和左右两侧甲状腺的平均高度,代入下式计算甲状腺重量。
甲状腺重量(g)=正面投影面积(cm2)×左右叶平均高度(cm)×k
k为常数,介于0.23~0.32,随显像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各单位可建立特定仪器条件的k值。
8.2 2.甲状腺血流显像(1)显像剂:一般用99mTc O4-甲状腺静态显像或99mTc MIBI甲状腺阳性显像一次完成,显像剂体积为0.5~1.0ml为宜。
(2)显像方法:
①患者取仰卧位,患者肩部放置枕头或棉垫,使颈部充分伸展暴露甲状腺。
②采用低能通用或低能高灵敏准直器,使甲状腺位于探头视野范围内,探头尽可能贴近颈部皮肤。
③以“弹丸”方式,自肘静脉注射99mTc O4-或99mTc MIBI 370~740MBq(10~20mCi),同时起动计算机进行动态采集,矩阵64×64,放大1.5~2.0,2s/帧,连续采集16帧;或1s/帧,连续采集32帧。如甲状腺有结节,则自对侧肘静脉注射显像剂。
④动态采集结束后,根据显像目的和所用显像剂不同,可进行常规甲状腺静态显像或亲肿瘤阳性显像。
⑤采用ROI技术绘制出甲状腺血流和颈部血流的时间放射性曲线,由曲线计算出甲状腺动脉和颈动脉血流的峰时和峰值,以及甲状腺结节部位与对侧相应部位的甲状腺血流比值。
8.3 3.甲状腺吸131I功能试验(1)患者准备:
①很多含碘的药物、食物以及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均能改变甲状腺摄131I功能,如果患者服用或食用了上述药物或食物,在接受本检查前应停服一段时间,以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A.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蜇、海鱼虾等,可抑制摄131I率,根据食用量的多少,须停食2~4周;B.含碘药物,如碘化物、复方碘溶液、含碘片等,可抑制摄131I率,根据服用量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须停服2~8周;C.影响甲状腺功能药物,如甲状腺片、抗甲状腺药,可影响摄131I率,须停服2~4周;D.某些中草药,如海藻、昆布、贝母、牛蒡子、木通等也能抑制摄131I率,根据服用量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须停服2~6周。
②检查当日患者应空腹。
(2)检查方法
①空腹口服131I溶液或胶囊74~370kBq(2~10μCi),服药后继续禁食1h。
②开机预热,使甲状腺功能仪处于正常测量状态。
③测量本底计数。
④测量标准源计数。将与患者服用的等量131I溶液或胶囊加入试管中,然后插入专用颈部模型内,测量标准源计数。标准源模型与患者甲状腺的几何位置应一致。
⑤患者于口服131I溶液或胶囊后2、4、24h(或3、6、24h)分别测量甲状腺部位放射性计数,用以下方法计算出甲状腺摄131I率。
⑥绘制摄131I率曲线,并注明各时间点的摄131I率及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
8.4 4.甲状旁腺显像显像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3种。
(1)201Tl/99mTcO-4显像减影法: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头部,于肘静脉注射201Tl 74 MBq(2 mCi),10min后应用配备有低能高分辨或低能通用平行孔准直器的γ照相机进行前位甲状腺部位显像,采集300s(或预置计数100k),能峰80keV,窗宽20%,矩阵64×64或128×128,放大2~4倍,患者 *** 及头颈部保持不动,然后再静脉注射99mTcO-474~185MBq(2~5mCi),15min后将γ照相机的能峰调节至140 keV,重复甲状腺部位显像,除采集的能峰不同外,两次采集的条件应保持一致。最后,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将201Tl甲状腺影像减去99mTcO4-甲状腺影像,即得到甲状旁腺影像。也可将两种显像剂同时注射,15min后应用双核素显像法同时进行采集,再做相减处理。
(2)99mTc MIBI/99mTcO4-显像减影法:其方法与201Tl/99mTcO4-法基本上相同,只是不用改变采集能峰和窗宽位置,患者 *** 及准直器同前。静脉注射99mTc MIBI 185MBq(5mCi),10~15min行甲状腺显像,然后再注射99mTcO4- 185MBq(5mCi),10~15min后重复甲状腺显像,将前者甲状腺影像减去后者,即为甲状旁腺影像。
(3)99mTc MIBI双时相法:显像条件及显像剂用量与前相同。静脉注射99mTc MIBI后,于15min和2~3h分别在甲状腺部位采集早期和延迟影像,采集时间300s。其早期影像主要反映甲状腺组织,2~3h的延迟影像可反映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组织,此法比较简便,临床较常用。
8.5 5.肾上腺皮质显像(1)患者准备:
①封闭甲状腺:注射显像剂前3d开始服用复方碘溶液,3/d,每次5~10滴,直至检查结束,以减少甲状腺摄取游离放射性碘。
②在检查前停用利尿剂、ACTH、地塞米松、降胆固醇药以及避孕药等影响显像剂摄取的药物。
③在显像的前1d晚上,服用缓泄剂,以清洁肠道减少肠道的放射性干扰。
(2)显像方法
①缓慢静脉注射显像剂,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少数人可出现短暂的面部潮红、腰背酸胀、胸闷、心悸等反应,短期内可逐渐消失,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②注射显像剂后第3、5、7及9d,应用高能平行孔准直器的γ照相机或SPECT分别进行后位和前位肾上腺及其邻近部位的显像。矩阵64×64,能峰364keV,窗宽20%,每帧采集计数50~100k左右或采集300s。
③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常规肾上腺皮质显像后,为了进一步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增生,可做抑制试验。本试验至少在常规显像后1个月进行。在注射显像剂前2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2mg/次,每6小时1次,直至检查结束。其显像时间和方法与常规肾上腺皮质显像相同。
8.6 6.脑血流灌注显像(1)操作程序:
①使用123I IMP时,要用复方碘溶液封闭甲状腺,一般在检查前2~3d开始服用,检查后仍须服用2~3d,即连续服用5~6d。
②使用99mTc HMPAO或99mTc ECD时,注射前30min~1h令受检者空腹口服过氯酸钾400 mg,以封闭甲状腺、脉络丛和鼻黏膜,减少99mTcO4-的吸收和分泌。不同年龄的使用量见表1。
③视听封闭,令受检者闭目带黑色眼罩,用耳塞塞住外耳道口,5 min后由静脉弹丸式注射或静脉注射显像剂。
④调节探头的旋转半径和检查床的高度,使其适于脑显像的要求。
⑤令受检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头部枕于头托中,用胶带固定 *** ,保持 *** 不变直至检查完毕。
⑥若采用体外OM线显像时,调节头托使眼外眦和外耳道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⑦使用动态SPECT(DSPECT)时,接通呼吸机,将呼吸面罩戴在口鼻上,适当加压确保密封性,以防止133Xe泄漏。
⑧显像期间把检查房内的灯光调暗,保持室内安静。
(2)仪器条件
①SPECT探头配置低能高分辨型、通用型或扇型准直器。
②探头旋转半径以12~14cm。
③采集矩阵128×128,旋转360°,5.6°~6.0°/帧,共采集64帧影像。
④采集时间123I标记物40~60 s/帧,99mTc标记物15~20 s/帧。
⑤倍数放大,圆形探头(Φ 400mm)Zoom 1.00,矩型探头(500×370mm)Zoom 1.6~1.78。
⑥能峰140 keV,窗宽20%。
⑦脑组织的净计数率40~80k/帧或者3~5k/s。
⑧133Xe动态SPECT显像探头配置扇束准直器,能峰80keV,窗宽20%;其他条件同上述。
(3)影像重建条件
①前滤波,先用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滤波,123I标记物推荐使用截止频率(fc)0.5,陡度因子(n)12,99mTc标记物推荐使用fc=0.35~4.0,n=12~20。各单位应参照所用厂家仪器说明书推荐值或本实验室参考值。
②反向投影重建,用Ramp函数滤波反投影重建原始横断层影像,推荐层厚2~6mm。
③衰减校正,Sorenson法和Chang法是常用的衰减校正法,使用123I标记物时,推荐μ0.11cm1,使用99mTc标记物时,推荐μ0.12cm1。
④冠状和矢状断层影像制作,层厚2~6 mm。
⑤三维表面影像(3DSD)重建,阈值30%~40%。
(4)定量分析法
①在断层影像某区域和镜像部位提取计数,计算比值。
②利用扇形区分割法提取某扇面区域和镜像扇面均数,计算比值。
8.7 7.18FFDG PET脑显像(1)适应证:
①癫痫病灶的定位诊断与术前评价。
②痴呆的诊断(包括早期诊断和痴呆严重程度评价)及鉴别诊断。
③脑肿瘤恶性程度分级判断、术前脑功能及预后评价;治疗后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或纤维化的鉴别诊断;转移性脑肿瘤的诊断(全身显像有助于寻找肿瘤原发灶和颅外转移灶)。
④脑外伤、脑血管变、精神疾病、脑感染变(AIDS、弓形体病等)、药物成瘾及滥用、酗酒等有关脑功能的评价。
⑤锥体外系疾病如Parkinson病、Huntington病等诊断与病情评价。
⑥脑认知功能的研究。
(2)操作方法:
①熟悉病情,采集相关病史,并了解是否存在影响FDG摄取的因素,其中包括:近期化疗、放疗、手术及其他用药情况(如激素等);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是否有糖尿病病史;癫痫患者的发作情况、抗癫痫药物治疗情况、脑电图资料等。
②确认PET仪器质量控制测试结果合格。
③注射FDG前禁食4~6h。
④检查者保持安静,戴黑眼罩和耳塞,避免声光 *** 。
⑤建立静脉通道,2D模式采集时,注射18FFDG 3.7~14.8 MBq(0.1~0.4mCi)/kg 3D模式采集时,18FFDG注射剂量要减少,剂量范围在1.85~11.1MBq(0.05~0.3mCi)/kg。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通道。
⑥常规显像宜在注射后30min进行。
⑦患者定位于检查床上,先行发射(emission,E)或先行透射(tranmission,T)依具体情况而定,采集时间一般为透射扫描10min,发射扫描>80M计数。
⑧视PET机型不同,选择其适当的重建参数(重建方式、滤波函数、矩阵大小、放大因子、截止频率、陡度因子等)进行图像的重建。
⑨PET检查结束,由负责医生确认PET图像质量合格后,受检者方可离开PET中心。
⑩标准的图像报告应包含横断面和显示病变清晰的冠状面和(或)矢状面图像,打印报告,书写和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对检查资料的原始数据和图像及时存储。
?以符合线路SPECT采集FDG脑显像,参照PET显像调整进行。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9 结果判断 9.1 1.中枢神经系统(1)核素脑血管造影
①正常图形表现
A.主要血管显影情况:弹丸注射99mTcO4后 10秒后首先见双侧颈内动脉显影,随之迅速上升,可见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支,脑底动脉环。随着上述血管影消退脑实质及静脉窦逐渐显影,历时 25 秒左右。
B.时相:
a.动脉相:从颈内动脉显像起至脑内动脉影像开始消退,历时 4 秒。
b.脑实质(微血管)相:动脉相后至脑实质放射性呈弥漫性分布止,历时约 2秒。
c.静脉相:从上矢状窦等显影起,历时 7 秒。
②异常影像及临床意义
A.对称性延迟显像: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动脉粥样硬化等。
B.局限性灌注减低:见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低度生长的脑瘤、血肿、囊性变、水肿等。
C.局限性灌注增加:见于动静脉畸形、血管性转移灶、血管丰富的肿瘤及早期脑膜炎等。
(2)脑静态平面显像:静脉注射不能通过正常血脑屏障的放射物,正常脑实质呈放射性空白区。当脑部罹患疾病时,血脑屏障被破坏,病变部位呈放射性增高区。主要用于脑梗塞、静脉窦栓塞、脑瘤、脑炎尤其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及慢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等。
(3)SPECT 及 PET:
①SPECT:常用显像剂为99mTcHMPAO 或99mTcECD,静脉弹丸注射后进行断层扫描,经计算机重建成三维图像。对于脑卒中、早老性痴呆、癫痫、震颤麻痹、肿瘤等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②PET:主要用于研究脑疾患时的血流变化,氧、葡萄糖及蛋白质合成代谢,以及受体分布等。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尚未广泛用于临床。
9.2 2.内分泌系统(1)甲状腺显像:估计甲状腺大小和重量;异位甲状腺的定位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估计其性质;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2)甲状旁腺显像:静注75Se硒代蛋氨酸为示踪剂。正常人甲状旁腺不易显示。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如增生、腺瘤或腺癌等,可出现放射性浓集热区。
(3)肾上腺皮质显像:主要用于: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腺瘤的诊断;②皮质醇增多症的定位诊断和病因寻找。对于腺瘤及手术残留组织定位诊断尤其有价值。
(4)肾上腺髓质显像:
①嗜铬细胞瘤,表现为肿瘤部位放射性浓集的“热区”。
②神经母细胞瘤或其他能分泌儿茶酚胺的神经内分泌瘤,病灶区呈浓集区。
9.3 3.骨关节系统骨显像在很多骨关节疾病的诊断方面较常规的 X 线检查灵敏。
10 注意事项1.甲状腺静态显像检查注意事项? 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碘制剂或用过含碘X线造影剂等可影响甲状腺对131I的摄取。
2.甲状腺血流显像检查注意事项? 弹丸式注射时,宜选择较大的静脉血管,显像剂的体积应<1ml,以保证弹丸注射的质量。
3.甲状腺吸131I功能试验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含碘的药物、食物以及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的影响是本项检查质控的关键。
(2)各单位应根据各自所用的设备条件和检测技术,建立自己的正常人参考值。
(3)摄131I率测定也可采用两个时间点,但应包括24h摄131I率。
(4)受检者服用量必须与标准源放射性活度相同。
(5)若短期内同一患者重复测量摄131I率,宜在口服131I率前先测定甲状腺部位131I残留本底,计算时予以扣除。
4.甲状旁腺显像检查注意事项
(1)约有10%的人群有甲状旁腺异位,大多位于纵隔,对疑有甲状旁腺异位的患者,应加做胸部前位和后位显像。
(2)由于201Tl或99mTcMIBI可以被多种恶性肿瘤组织选择性摄取,分析结果时,应注意排除胸部疾患,尤其是肺部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病灶所引起的局部放射性聚集。
(3)甲状旁腺显像诊断的阳性率取决于瘤体大小,>1.5g者阳性率较高,但对于较小的腺瘤容易漏诊。对于增生的阳性率也较低。
(4)应用201Tl显像法时,最好先做201Tl显像,然后再做99mTc过锝酸盐显像,因为99mTc的康普顿散射可以进入到201Tl的窗范围内,影响201Tl显像的图像质量。
5.肾上腺皮质显像注意事项? 胆囊有时显影,在后位显像时易误认为右侧肾上腺,须注意区别,并要注意排除肠道的放射性干扰。
6.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注意事项
(1)数据采集时患者头部位置变动,会严重影响影像质量,重建的断层影像见脑内各结构紊乱。为防止头部移位,要用胶带强制固定。对神经或精神症状明显、小儿和不能合作的患者,预先应给予。
(2)封闭不够,使用99mTc标记化合物时即便放化纯度>90%,但若未使用过氯酸钾封闭脉络丛、鼻黏膜或封闭不够时,有时可见静脉窦轻度显影,特别是鼻黏膜内放射性浓集明显,影响影像的清晰度,在进行3DSD显示时可见鼻腔显影,严重干扰影像。
(3)有条件者可应用PET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
7.18FFDG PET脑显像检查注意事项
(1)有糖尿病病史或糖耐量异常者,应测定血葡萄糖浓度。理想的血糖水平在3.33~6.67mmol/L(60~120mg/dl),若血糖高于11.11mmol/L(200mg/dl)应采取措施调控血糖。
(2)对不合作患者可应用适量。
(3)对癫痫发作频繁者,应进行EEG监测,了解有无亚临床发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