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者,精明之府”,王绵之治疗脑病用药特点

国医大师治疑难杂症-国医大师讲癫痫治疗

国医大师王绵之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王绵之精研经旨,注重实践,在70年的临床生涯中,始终在“悟”字上下功夫。本文所述的脑病不是一般的功能性脑病,如头痛、头晕,而是指西医诊断明确、目前尚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的疾病,如脑梗、脑出血后遗症、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脑肿瘤、帕金森病、癫痫、运动神经元病、橄榄桥小脑萎缩、脑外伤后遗症、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等等,王绵之对这些疾病的辨证论治有独到之处,笔者侍诊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对脑结构、生理、病理的认识

王绵之认为,在结构上:脑为髓海。《灵枢·经脉》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肾主骨生髓,髓汇于脑为髓海。《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髓者,皆属于脑。”所以,脑由肾所生之髓汇聚而成。同时,脑靠五脏六腑精气上注充养才能完成生理功能,如《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将视觉的生成、变化与脑紧密联系起来,脑之精源于五脏六腑。故脑为元神之府,需要气、血的滋养。气血充足,神清目明;脑也离不开髓之充养,《灵枢·海论》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 王绵之认为,虽然在《黄帝内经》时代没有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直至明代李时珍、清代王清任才提出脑是灵性、记性所在,但是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记载“头者,精明之府”,精明二字指出元神的功能,所以在中医学中,心脑同主神明。病理上,由于髓海不足、气血不荣,使元神失养而出现各种症状,《灵枢·海论》中记载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均是说明脑失所养而出现的各种症状。

脑藏元神,为清虚之地,元神依靠精、气、血充养。脑怕寒怕热,寒则伤髓易头痛,热则扰神便神昏;寒从何来,《素问·奇病论》指出:“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热从内生,或大怒血瘀,心肝火炎,或阳明腑实,邪热内干神明;后世温病学中浊邪害清,清窍被蒙,多见于痰湿、痰热、湿热;瘀血阻于脑络,气血失养,易致头痛头晕。肝之疏泄助脾之升清以荣脑,然疏泄太过则肝阳上亢,每可挟痰化风,内乱起矣。王绵之认为,脑病的病机特点为易虚易实,虚证多系精、气、血不足,实证多表现为痰、火、血瘀、阳亢;从脏腑关系而言,虚多与肾脾有关,实则与心肝胃关系密切。

治疗用药特色

常用补肾益气、养血活血、理气化痰等治法

补肾常用生地黄、熟地黄、怀牛膝、肉苁蓉、炒杜仲、桑寄生、天冬、麦冬、枸杞子、鹿角霜、鹿角胶等,平补温补,补而不燥,盖肾是水火之脏,两水涵一火,虽曰水火之宅,实偏阴,所以即是补肾阴药物也是偏温,旨在燮理阴阳水火之关系,但温药补肾易挑动命门相火,故常配牡丹皮防止相火上炎,用砂仁防止熟地黄等补肾碍胃,影响脾胃运化。

补气用四君,四君健脾益气,王绵之尤其喜用生黄芪,盖生黄芪补而升,补脾肺之气,有升清荣脑之意,常配川芎等。川芎为血中气药,“上行巅顶,下达血海”,此处取其上行的特点,两药相合有补气行气活血的作用,使脑气之虚得补,脑络之郁能达,气血运行通畅,脑之元神得养;然升清切忌过度,过度每致化火助阳生风,血压高者、阳热体质者不宜,如欲使用,可配合怀牛膝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引血引火下行,磁石重镇补肾益精,两药既补肝肾治脑髓之虚,又利用其下行特性防止生黄芪、川芎升发太过。四药结合,气血精兼补,气行血活,脑之元神自然恢复正常功能,这是王绵之治疗脑病的深邃思想所在,是他组方配伍的神来之笔。

活血养血用桃红四物汤,补活兼顾,或结合丹参,内寓四物之功、心脑并调之意。当然,生地黄配熟地黄、赤芍配白芍、桃仁配红花是王绵之临证喜用的配伍药对。

重镇之品,针对肝阳而设,如生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生龙齿、珍珠母、磁石、代赭石、炙龟甲,虽然均有潜阳作用,使用时也有讲究,生石决明兼清肝明目通便,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兼安神宁心,磁石兼补肾填精。赭石、龟甲、龙齿也是重镇之药。王绵之指出:“赭石是阳明经的药,是冲脉的药。冲为血海,所以凡是气血上涌者,用赭石治是个好药,比磁石好些,但它是阳明经的药、肝经的药,是镇而不补”。实际临床上,“龙骨、牡蛎作用太缓,如果作为镇肝息风来用,头胀痛得厉害,有中风先兆的时候,用龙齿和生石决明更好”。这是王绵之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结晶。

清肝息风药用天麻、钩藤等,王绵之的处方用量比较小,一般天麻3g,钩藤6g,老师认为,如大量使用,这些熄风药性外散,有助风之嫌疑。对于如川芎、羌活等辛温香燥的升散药物,即祛外风药物,使用时一定要量小,同时要配性凉沉降之品来牵制,达到升降有制,以免升散助阳,伤津动风。

不同脑病用药不尽相同

治脑瘤,在活血的同时,注重化痰,盖痰瘀是瘤之本。化痰喜用二陈汤、涤痰汤,石菖蒲配生蒲黄是王绵之治疗脑瘤的经典药对,石菖蒲豁痰开窍,生蒲黄活血化瘀,两药合用,痰瘀并治;痰瘀胶结还常配虫类通络,如全蝎、僵蚕、地龙,利用虫类走窜,剔络透邪外出。

对于多发性硬化、炎性脱髓鞘病,注重补肾,盖肾主骨生髓,髓灌于脊柱为脊髓、上汇于脑为髓海。补肾切忌蛮补,主张少火生气,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切忌蛮补而动命门相火。如熟地黄、山萸肉、制首乌、天麦冬、五味子等。多发性硬化反复发作后,髓鞘不断损伤,无法修复,运动功能受限而无力行走,王绵之将之归入“痿证”范畴,在补肾同时,也兼顾调治阳明气血。

老年帕金森病、小脑共济失调者补益肝肾之阴为要,常用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玄参、生龙骨、生牡蛎、炙龟甲等,有滋阴息风之意。

运动神经元病,肢体肌肉、舌体痿软萎缩,精血大亏,在补元气基础上,每用鹿角霜、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补益精血。补气以健脾为主,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四肢肌肉无力,健脾为要。

对于癫痫病,多责之肝责之痰。儿童癫痫脾虚痰湿为多,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之意出入;阴血不足,肝体失养,肝阳化风者,用生地黄、白芍、当归、石斛、白菊花养肝,以生石决明、磁石、夏枯草清肝平肝,以天麻、地龙通络息风。

脑血管病包括脑梗、脑出血,急性期后血瘀,其共同的病理特点,在辨证的前提下,加强活血化瘀,甚至用破血逐瘀药,如土鳖虫、水蛭等。王绵之认为,离经之血即是瘀血,所以脑出血治疗也要活血化瘀,而且要早,但血液的运行必须靠气之推动,气足则血行,所以往往补气活血并用。这一治法对脑外伤也适用。王绵之指出:“偏瘫在左侧比右侧容易好,下边(下半身)的症状比上边(上半身)恢复得快,如果是手屈而不伸,更不好治”。诚是经验之谈,今天验之临床仍然适用。

对于如头痛、头晕、麻木、颤抖、抽搐等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予辨证治疗,如头痛、头晕,早晨起床时明显,稍活动后减轻,但继之又加重,王绵之认为,此系气虚所致,因为方醒之时清气未升,清窍失荣,头痛头晕表现明显,活动后清气上升荣脑,故头晕头痛减轻,但劳则气耗,继续活动气虚愈明显,头痛头晕又加重,所以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麻木乃营卫之行失常,肌肤失养所致,王绵之常用桂枝汤出入调和营卫,桂枝用量较小,或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补气活血通痹。颤抖、抽搐常责之阴虚血少,筋脉失养,肝风内动,取吴鞠通的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临床有较好疗效。

典型医案

患者某,男,35岁。初诊时间:1994年9月30日。诉走路不稳伴语言不利半年。患者半年前无诱因出现走路不稳,伴见语謇,症状逐渐加重。在外院查头MRI示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给予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近1个月来走路日益困难,已经无法行走,语言謇涩难懂,且小便频数,夜尿益甚。刻诊:走路困难,自己勉强能站立,缓慢挪动2~3步,且摇晃不稳,下肢微肿,语言謇涩,小便急,夜尿多,时有失禁,舌质淡红,边有瘀点,苔薄白,中有黄腻苔,脉细。

诊断:(肾亏血少,气虚痰瘀,虚风内动型)喑痱证(西医称为橄榄-脑桥-小脑萎缩)。

治则:补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痰息风。

方药:生黄芪30g,怀牛膝10g,川芎3g,磁石(先煎)25g,僵蚕6g,炙远志6g,茯苓18g,全蝎3g,石菖蒲12g,红花9g,桃仁9g,当归18g,肉苁蓉12g,炒枳实9g,天麻3g。10剂。

1994年10月11日二诊:上方服10剂,药后下肢力量增加,药前走2~3步,药后能走20~30步,脚肿消,走路轻,尿频减。上方取效,加丹参12g,继进30剂。

以后连续治疗4个月,症状继续好转,能连续行走50米,在室内慢走较以前稳,能自行上厕所,脚不肿,语言较前清晰,小便急改善,每夜小便从5~6次减为2~3次。

按 橄榄-脑桥-小脑萎缩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疾病之一,以慢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目前临床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中医病名为喑痱,以语言不利,走路不稳为特征。肝肾主下焦,筋骨痿弱则不能行走。《素问·脉解》曰:“太阳所谓……入中为瘖者,阳盛已衰,故为瘖也。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说明本病肾虚是本。水亏于下,则风摇于上,所以走路不稳。肾开窍于二阴,主膀胱之气化开阖,肾虚则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急,夜尿频。当然,肢体痿废、语言不利也与气血不足有关,气血不足,肢体与舌体皆为之不用。气虚血行无力则生瘀,气虚津液运行无力则停聚成痰、水饮,舌边瘀点、舌苔中黄,为有痰、有瘀;下肢肿有水饮内停。治疗宜补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痰息风。用大量生黄芪补气,补而能升;川芎辛温,乃血中气药,走窜力强,上行下达,无处不到,配黄芪补气活血,上达至脑,配当归补气养血活血,使脑中气血得养得行;怀牛膝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磁石补肾益精,两药既能补肾以治本,又可因其下行特性,防止生黄芪、川芎升举过度,助火生风;肉苁蓉补肾润肠;石菖蒲、炙远志、茯苓,化痰开窍、宁心安神;僵蚕、天麻、全蝎虫类药,善入络,入络剔邪,化痰息风;炒枳实行气,化痰消痞,有助活血消痰。诸药合用,药证对应,补泻兼顾,服10剂即见效,以后适当调整服药4个月,症状不断改善,能在室内慢走,二便自理。

综上可见,王绵之主张脑心同主神明学说,脑病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虚以脾肾虚、气血虚为主;实以痰瘀湿为患。治疗病证兼顾,补脾肾,益气血,化痰瘀,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余症状均减轻。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疏风解表清热类 大椎—束骨

单穴功用

大椎,又名百劳。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之经穴,又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亦称诸阳之会穴。因其椎骨棘突最大,故名大椎。它具有宣通一身阳气之功,故可宣阳解表,祛风散寒,理气降逆,肃肺调气,清心定志,镇静安神。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咳嗽寒热、肺胀胁痛、项背强痛、拘急、疟疾、癫痫、五劳七伤、骨蒸劳热、高血压等。

束骨,又名刺骨。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为输木穴。太阳主一身之表,风邪为患,首当其冲,以致表阳被困,阳气不得宣通,营卫不和,发热恶寒也。束骨为其输穴,按"输主体重节痛"之理,故对疼痛之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正如《灵枢·杂病》云:"项强不能俯仰者取之足太阳"即为本穴,善治项强不能前后运动。五行属木,木能生火,以阳化阴,针之尚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作用。用于治疗头痛、目眩、恶寒发热、目赤肿痛、疔疮、痈肿、肠澼、泻泄、腰背疼痛、落枕。

伍用功能

大椎通调督脉,宣通阳气,疏散表邪,清热退热,突出一个"清"字;

束骨宣通太阳经气,疏风散寒,发汗解表,突出一个"解"字。

大椎以宣散为主;束骨以疏通为要。二穴相合,宣通上下,调和营卫,解表退热,发汗解肌之功益彰。

主治

1.伤风感冒,时行感冒。

2.落枕。

操作法

大椎:俯卧或正坐低头,于项后隆起最高者为第7颈椎,于其下凹陷处定取。从后略向上针刺1 1.2寸。若针感沿督脉,或沿上肢放散时,即是恰到好处。

束骨:正坐垂足着地,或仰卧,于足外侧缘赤白肉际,当第5跖骨小头后缘处取穴。直刺0.2 0.3寸。

经验

大椎—束骨伍用,善治各种类型的感冒。 属风寒者,宜针灸并用,亦可针后加拔火罐;属风热者,针刺用泻法,只针不灸,或针后加拔火罐,若能有少许出血,其效更著。

1968年孟冬,吕老曾遇一中年男子,起病2天,因沐浴之际感受风寒,袭于肺卫表分,正邪相争发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四肢酸困不适,无汗,饮食如故,二便自调,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体温:38.5 。脉症合参,证属风寒感冒。治宜疏风散寒,解表退热。处方:大椎、束骨。针刺用泻法,针后加拔火罐。治疗经过:针下得气之后,自觉周身燥热,额上汗出,此时谨守病机,继续行针,持续捻转,约1分钟后,前胸、后背均有汗出,嗣后疼痛缓解,起针之后,寒热顿除,体温降至正常,嘱患者回家静养,谨防重感风寒为要。

落枕,又名失枕、失颈。出自《素问·骨空论》,多因睡卧姿势不当,或颈部当风受寒,或外伤引起。症见颈部酸痛不适,俯仰转动不灵;重者疼痛延及患侧肩背及上肢,头向一侧歪斜,并有患侧颈部压痛。

薛永东简介?

薛永东,教授,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清宫御医五代传人,先祖为清代湿热病学家薛雪。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2002年被中国科学院授予“中华英模奖”证书,曾受到总理和彭佩云副委员长的亲切接见,被北京中医药研究院聘为教授。其事迹被登载在《中国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并被收录于《中国中医名人榜》一书中。出版专著《黄帝内经?五脏六腑养生法》、《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病的中医疗法》、《黄帝内经女七男八节律养生法》。继承先祖学术并发扬光大,将家传与师教融为一体,擅长治疗:

1、肝胆胰脾胃病、返流性食管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心脑血管病、高血脂、脂肪肝、肺纤维化、高血压、失眠抑郁、肾病糖尿病、眼病、鼻炎咽炎、前列腺炎、阳痿、性功能障碍、风湿痛风、肿瘤等。

2、痤疮褐斑、湿疹皮炎、荨麻疹、带状疱疹、白癜风、牛皮癣、扁平疣、红斑狼疮。

3、痛经、闭经、漏血、不孕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乳腺增生症、更年期综合征。

4、小儿咳喘、消化不良、便秘腹泻、污言秽语、抽动症、癫痫等。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止咳平喘类 大椎—内关

单穴功用

大椎,又名百劳。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之经穴,又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亦称诸阳之会穴。因其椎骨棘突最大,故名大椎。它具有宣通一身阳气之功,故可宣阳解表,祛风散寒,理气降逆,肃肺调气,清心定志,镇静安神。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咳嗽寒热、肺胀胁痛、项背强痛、拘急、疟疾、癫痫、五劳七伤、骨蒸劳热、高血压等。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灵枢·始终》云:"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不治。"按:症之内关者,即内格,亦即溢阴上犯症也。盖以阴气闭塞于内,不与外阳协调,致阴气逆行上犯,而为胸中各病,本穴可以治之,故名内关。犹内藏之关隘也。本穴为心包络经络穴,别走少阳三焦,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阴维脉相通。具有清泄包络、疏利三焦、宽胸理气、和胃降逆、镇静止痛、宁心安神之功。用于治疗心胸憋闷、疼痛(类似冠心病心绞痛)、心悸、怔忡,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呃逆、胃脘痛、恶心呕吐、咳嗽气喘、内伤诸症、痰火积块、虚烦潮热、虚脱晕厥、妇人脏躁、癫狂、痫证、热病、肘臂疼痛。

伍用功能

大椎为督脉经腧穴,又是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交会穴,有宣阳解表、祛风散寒、理气降逆、肃肺调气、清心定志、镇静安神之功;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络经腧穴、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有清泄包络、疏利三焦、宽胸理气、和胃降逆、镇静止痛、宁心安神之效。

大椎调太阳之气,以助阳散寒为主;内关调心胸之气,以宽胸宽膈为要。二穴伍用,并走于上,温阳化饮,降逆止呕,宣肺平喘之功益彰。

主治

1.痰饮咳嗽,即是寒痰饮邪,停于肺胃,症见咳嗽多痰,色白,或如泡沫者。

2.痰饮喘急,即是痰饮上壅,气机上逆,咳喘上气,不能平卧,喉中痰鸣等症。

操作法

大椎:俯伏或正坐低头,于项后隆起最高者为第7颈椎,于其下凹陷处定取。直刺1 1.2寸。

内关:伸臂仰掌,于掌后第1横纹正中(大陵)直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处取穴。直刺0.5 1寸。

经验

大椎—内关伍用,为吕老之经验,是为治疗痰饮诸症而设。盖,大椎为手足三阳之会,取此为君,以调太阳之气,犹如烈日当空,阴霾之气全消,而蓄水自行;复取内关为臣,以利三焦疏通淤塞,则有青龙汤、苓桂术甘汤之功,而饮病自除矣。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和表里调气血疏肝胆类 大椎—间使

单穴功用

大椎,又名百劳。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之经穴,又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亦称诸阳之会穴。因其椎骨棘突最大,故名大椎。它具有宣通一身阳气之功,故可宣阳解表,祛风散寒,理气降逆,肃肺调气,清心定志,镇静安神。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咳嗽寒热、肺胀胁痛、项背强痛、拘急、疟疾、癫痫、五劳七伤、骨蒸劳热、高血压等。

间使,又名鬼路。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行,为经金穴。间,夹隙中也,又间隔也;使,使令,又治事也。心包是心的外膜,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道路,具有保护心脏,供给营养,代心行令,代心受邪的作用。故心包称为臣使之官。张隐庵:"心主血,心包主脉,君相之相合……间使者,君相兼行之使道也。"故名间使。本穴具有宁心安神、通经活络、理气宽胸、利膈化痰、疏解厥阴及少阳邪气之功。用于治疗心痛、心悸、胃痛、呕吐、中风、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小儿惊风、腋肿、肘挛、臂痛、风疹块。

伍用功能

大椎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的作用。大椎位居督脉高位,尚有宣通一身之阳气,以宣阳和阴、解表退热、祛风散寒、驱邪截疟、镇静安神;

间使疏解厥阴、少阳之邪,以宽胸利膈、下气化痰、宁心安神。

二穴同用,并走于上,相互促进,相互为用,和表里、散阴邪、除寒热、疗疟疾之功益彰。

主治

1.少阳病,邪居半表半里,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2.疟疾。

操作法

大椎:俯伏或正坐低头,于项后隆起最高处为第7颈椎,在其下凹陷处定取。从后略向上斜刺0.8 1.2寸。

间使:伸臂仰掌,手掌后第1横纹正中(大陵)直上3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直刺0.5 1寸。

经验

大椎—间使伍用,善治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诸症。若寒多热少,针灸并用,亦可重灸,艾条灸10 30分钟;若热多寒少,只针不灸,或大椎穴三棱针点刺拔罐。欲治疟疾,常与后溪伍用,并于发作前1 2小时施术,针刺用泻法,留针1小时,留针期间每10 15分钟行针1次。大椎穴亦可拔罐。

1959年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肖友山老师传授云:病家头如戴帽者,取大椎一穴,浅刺入皮,行雀啄针法,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几十年来验之临床,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