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癫痫药方 癫痫病治疗方法

偏瘫癫痫怎么治疗-偏瘫有什么办法解决的吗

  癫痫 (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 大脑 神经 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 疾病 。 中医 治疗癫痫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中医治疗癫痫药方的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治疗癫痫药方

 人参羚羊角治癫痫

 功能主治平肝,豁痰,醒脾。主治癫痫。

  偏方 组成人参5克,羚羊角1克(均包),柴胡、郁金、钩藤、天兰黄、半夏、云挚、白芍、白术各15克,丹参、菖蒲、胆南星、天麻、当归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取液300毫升,分3次口服,2个月为1疗程。

 加减惊痫者,加琥珀、全蝎、朱砂;食痛者,加积壳、焦山楂、川楝子;痰痛者,加胆南星、半夏;风痫者,钩藤加量,加天麻、僵蚕。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患者62例,其中临床治愈48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4%。

 沉香神曲饼治癫痫

 功能主治主治癫痫。

 偏方组成上沉香、胆南星、海浮石、青藤石、密陀僧各9克,神曲60克,法半夏15克,黑白丑(生炒)各22.5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兑入细白面500克,加水适量,和成面块,烙成焦饼(可加少量糖或芝麻)10个。成人每晨空腹吃1个。小儿酌减。

 病例验证用上药治疗癫痫患者16例,其中,痊愈11例;无效3例。未随访2例。最少服1剂,最多服3剂。16例中,少数病例服3~5个饼后出现恶心、厌食或大便稀的现象,酌减服用量后症状即可消失。

 葛根郁金治癫痫

 功能主治主治情志刺激、 脑膜炎 后遗症、先天遗传引起的癫痫。

 偏方组成葛根、郁金、木香、香附、丹参、胆南星各30克,白胡椒、白矾、皂角仁(炒研)、朱砂各15克。

 用法用量上药研末和匀为散,装瓶备用。7岁以下每服1.5克,7岁以上每服3克,16岁以上每服7克,均早、晚各服一次。30天为一疗程,一般两个疗程即可。服完一个疗程后,停药10天,再进行第二疗程。

 宜忌7岁以下不用白胡椒。服药期忌情志刺激、浓茶、烟酒、咖啡、白萝卜、茄子、生冷寒凉诸品。

 病例验证马某,女,14 岁。7岁时患过脑膜炎,愈后面白无华,呆痴,右手臂感觉麻木;经常无定时抽搐,发作时卒然昏倒,两目上视,头向后仰,口噤咬牙流涎,怪叫,喉有痰声,四肢抽搐,腓肠肌痉挛。发作过后,神志渐醒,然后昏睡, 头晕 乏力。不思食,身体消瘦,唇红,舌淡无苔,脉沉细数。1年前在白天患病,现在每入睡则四肢抽搐、咀嚼、腓肠肌痉挛、哭叫。在某医院诊为癫痫。曾用中西药无效,试用本方,每服4克,每天2次。服用2料药后腿已不抽搐,余症较前减轻。共服6料诸症消失,癫痫未再发作,智力如常人,饮食大增,脸色红润,体重增加,身体复康。

 雄黄钩藤治癫痫

 功能主治豁痰开窍,降逆镇痉,安神定痫。主治癫痫。

 偏方组成明雄黄、钩藤、制乳香各25克,琥珀、天竺黄、天麻、全蝎、胆南星、郁金、黄连、木香各19克,荆芥穗、明矾、甘草各13克,朱砂5克,珍珠末、冰片各2克,绿豆200克。

 用法用量上药除雄黄、朱砂外,共研细末,制水丸如绿豆大,雄黄、朱砂研细末为衣。每天服2次,分早晚温开水送服。成人每天4~6克,1周风 儿童 每次1~1.5克,可随年龄、体质增减用量,均以3个月为1疗程。

 宜忌服药期间避免惊怒,禁烟酒、辛辣、荤腥食物;经服药停止发作后,须继续服药100天以上,病重者1年以上方可停药,以免复发;服药期间避免重体力或过度 脑力 劳动,禁房事;若服药前服用苯妥英纳、鲁米那等药者,或病程长、发作剧者,可继续与本药同服至1个月左右,症状明显好转后酌减、停药。

 病例验证郑某,男,6岁,半年前高热抽风,经治愈。月余后突然昏倒仆地,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吐涎沫,双目上视,持续数分钟后苏醒;继而沉睡,醒后如常。苔白腻,指纹青紫。证属痫症。予以本方制丸100克,每天服2次,每次1克,柴胡3克水煎送下。药后未再发作,痊愈。随访18年,病无复发。

癫痫疾病简介

 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引起癫痫的病因多种多样。癫痫患者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约70%的患者其发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经2~5年的治疗可以痊愈,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和生活。

 疾病分类

 癫痫发作分类

 目前普遍应用的是 国际 抗癫痫联盟在1981年提出的癫痫发作分类方案。癫痫发作分为部分性/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发作、不能分类的发作。2010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提出了最新的癫痫发作分类方案,新方案对癫痫发作进行了重新分类和补充。新方案虽然总结了近年癫痫学研究的进展,更为全面和完整。

 部分性/局灶性发作:是指发作起始症状及脑电图改变提示?大脑半球某部分神经元首先被激活?的发作。包括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全面性发作:是指发作起始症状及脑电图改变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同时受累?的发作。包括失神、肌阵挛、强直、阵挛、强直-阵挛、失张力发作。

 不能分类的发作:由于资料不充足或不完整而不能分类,或在目前分类标准中无法归类的发作(如痉挛性发作)。

 近年新确认的发作类型:包括肌阵挛失神、负性肌阵挛、眼睑肌阵挛、痴笑发作等。

 癫痫综合征的分类

 根据引起癫痫的病因不同,可以分为特发性癫痫综合征、症状性癫痫综合征以及可能的症状性癫痫综合征。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提出的新方案还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或规范,包括反射性癫痫综合征、良性癫痫综合征、癫痫性脑病。

 特发性癫痫综合征:除了癫痫,没有大脑结构性损伤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的综合征。多在青春期前起病,预后良好。

 症状性癫痫综合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者异常,包括脑结构异常或者影响脑功能的各种因素。随着 医学 的进步和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能够寻找到病因的癫痫病例越来越多。

 可能的症状性癫痫综合征或隐源性癫痫:认为是症状性癫痫综合征,但目前病因未明。

 反射性癫痫综合征:指几乎所有的发作均由特定的感觉或者复杂认知活动诱发的癫痫,如阅读性癫痫、惊吓性癫痫、视觉反射性癫痫、热浴性癫痫、纸牌性癫痫等。去除诱发因素,发作也消失。

 良性癫痫综合征:指易于治疗或不需要治疗也能完全缓解,不留后遗症的癫痫综合征。

 癫痫性脑病:指癫痫性异常本身造成的进行性脑功能障碍。其原因主要或者全部是由于癫痫发作或者发作间歇期频繁的癫痫放电引起。大多为 新生儿 、婴幼儿以及儿童期发病。脑电图明显异常,药物治疗效果差。包括West综合症、LGS、LKS以及大田原综合症、Dravet综合征等。

癫痫疾病发病原因

 癫痫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 脑部疾病 、全身或系统性疾病等。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导致癫痫尤其是特发性癫痫的重要原因。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一部分遗传性癫痫的分子机制为离子通道或相关分子的结构或功能改变。

 脑部疾病

 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大脑灰质异位症、脑穿通畸形、结节性硬化、脑面血管瘤病等

 颅脑 肿瘤 :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颅内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囊虫病、脑弓形虫病等

 颅脑外伤:产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各种颅脑复合伤等

 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和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

 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皮克病等

 全身或系统性疾病

 缺氧: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心肺复苏后等;

 代谢性疾病:低 血糖 、低血钙、苯丙酮尿症、 尿毒症 等;

  内分泌 疾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

  心血管 疾病:阿-斯综合征、高 血压 脑病等;

 中毒性疾病:有机磷中毒、某些重金属中毒等;

 其他:如 血液 系统疾病、 风湿 性疾病、子痫等。

 癫痫病因与年龄的关系较为密切,不同的年龄组往往有不同的病因范围(见表1)。

 表1 不同的年龄组常见病因

 新生儿及 婴儿期

 先天以及围产期因素(缺氧、窒息、头颅产伤)、遗传代谢性疾病、皮质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等

 儿童以及青春期

 特发性(与遗传因素有关)、先天以及围产期因素(缺氧、窒息、头颅产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发育异常等

 成人期

 头颅外伤、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因素等

 老年期

 脑血管意外、脑肿瘤、代谢性疾病、变 等

 发病机制

 癫痫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间的不平衡导致癫痫发作,其主要与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改变有关。

 离子通道功能异常

 离子通道是体内可兴奋性组织兴奋性调节的基础,其编码基因突变可影响离子通道功能,从而导致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目前认为很多人类特发性癫痫是离子通道病,即有缺陷的基因编码有缺陷的离子通道蛋白而发病,其中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通道与癫痫相关性的研究较为明确。

 神经递质异常

 癫痫性放电与神经递质关系极为密切,正常情况下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递质保持平衡状态,神经元膜稳定。当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多或抑制性递质过少,都能使兴奋与抑制间失衡,使膜不稳定并产生癫痫性放电。

 神经胶质细胞异常

 神经元微环境的电解质平衡是维持神经元正常兴奋性的基础。神经胶质细胞对维持神经元的生存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或?氨基丁酸的摄取能力发生改变时可导致癫痫发作。

 病理生理

 特发性癫痫这类患者的脑部并无可以解释症状的结构变化或代谢异常,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症状性癫痫因有各种脑部病损和代谢障碍,其脑 内存 在致痫灶。该致痫灶神经元突然高频重复异常放电,可向周围皮层连续传播,直至抑制作用使发作终止,导致癫痫发作突发突止。

 临床表现

 多发群体

 癫痫可见于各个年龄段。儿童癫痫发病率较成人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癫痫发病率有所降低。进入老年期(65岁以后)由于脑血管病、 老年痴呆 和神经系统退行变增多,癫痫发病率又见上升。

  疾病症状

 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以突发意识丧失和全身强直和抽搐为特征,典型的发作过程可分为强直期、阵挛期和发作后期。一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小于5分钟,常伴有舌咬伤、尿失禁等,并容易造成窒息等伤害。强直-阵挛性发作可见于任何类型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中。

 失神发作:典型失神表现为突然发生,动作中止,凝视,叫之不应,可有眨眼,但基本不伴有或伴有轻微的运动症状,结束也突然。通常持续5-20秒,罕见超过1 分钟者。主要见于儿童失神癫痫。

 强直发作:表现为发作性全身或者双侧肌肉的强烈持续的收缩,肌肉僵直,使肢体和躯体固定在一定的紧张姿势,如轴性的躯体伸展背屈或者前屈。常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但是一般不超过1分钟。强直发作多见于有弥漫性器质性脑损害的癫痫患者,一般为病情严重的标志,主要为儿童,如Lennox-Gastaut综合征。

 肌阵挛发作:是肌肉突发快速短促的收缩,表现为类似于躯体或者肢体电击样抖动,有时可连续数次,多出现于觉醒后。可为全身动作,也可以为局部的动作。肌阵挛临床常见,但并不是所有的肌阵挛都是癫痫发作。既存在生理性肌阵挛,又存在病理性肌阵挛。同时伴EEG多棘慢波综合的肌阵挛属于癫痫发作,但有时脑电图的棘慢波可能记录不到。肌阵挛发作既可见于一些预后较好的特发性癫痫患者(如婴儿良性肌阵挛性癫痫、少年肌阵挛性癫痫),也可见于一些预后较差的、有弥漫性脑损害的癫痫综合征中(如早期肌阵挛性脑病、婴儿重症肌阵挛性癫痫、Lennox-Gastaut综合征等)。

 痉挛:指婴儿痉挛,表现为突然、短暂的躯干肌和双侧肢体的强直性屈性或者伸性收缩,多表现为发作性点头,偶有发作性后仰。其肌肉收缩的整个过程大约1~3秒,常成簇发作。常见于West综合征,其他婴儿综合征有时也可见到。

 失张力发作:是由于双侧部分或者全身肌肉张力突然丧失,导致不能维持原有的姿势,出现猝倒、肢体下坠等表现,发作时间相对短,持续数秒至10余秒多见,发作持续时间短者多不伴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失张力发作多与强直发作、非典型失神发作交替出现于有弥漫性脑损害的癫痫,如Lennox-Gastaut综合征、Doose综合征(肌阵挛-站立不能性癫痫)、亚急性硬化性 全脑 炎早期等。但也有某些患者仅有失张力发作,其病因不明。

 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时意识清楚,持续时间数秒至20余秒,很少超过1分钟。根据放电起源和累及的部位不同,单纯部分性发作可表现为运动性、感觉性、自主神经性和精神性,后两者较少单独出现,常发展为复杂部分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突然动作停止,两眼发直,叫之不应,不跌倒,面色无改变。有些患者可出现自动症,为一些不自主、无意识的动作,如舔唇、咂嘴、咀嚼、吞咽、摸索、擦脸、拍手、无目的走动、自言自语等,发作过后不能回忆。其大多起源于颞叶内侧或者边缘系统,但也可起源于额叶。

 继发全面性发作:简单或复杂部分性发作均可继发全面性发作,最常见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仍属于部分性发作的范畴,其与全面性发作在病因、 治疗方法 及预后等方面明显不同,故两者的鉴别在临床上尤为重要。

 疾病危害

 癫痫病做为一种慢性疾病,虽然短期内对患者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长期频繁的发作可导致患者的身心、智力产生严重影响。

 1、生命的危害:癫痫患者经常会在任何时间、地点、环境下且不能自我控制地突然发作,容易出现摔伤、 烫伤 、 溺水 、交通事故等。

 2、精神上的危害,癫痫患者经常被社会所歧视,在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均遇到困难,患者精神压抑,身心 健康 受到很大影响。

 3、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记忆障碍、智力下降、性格改变等,最后逐渐丧失工作能力甚至生活能力。

 诊断及鉴别诊断

 癫痫诊断

 1. 确定是否为癫痫详细询问患者本人及其亲属或同事等目击者,尽可能获取详细而完整的发作史,是准确诊断癫痫的关键。脑电图检查是诊断癫痫发作和癫痫的最重要的手段,并且有助于癫痫发作和癫痫的分类。临床怀疑癫痫的病例均应进行脑电图检查。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常规脑电图的异常率很低,约为10~30 %。而规范化脑电图,由于其适当延长描图时间, 保证各种诱发试验, 特别是睡眠诱发, 必要时加作蝶骨电极描记, 因此明显提高了癫痫放电的检出率,可使阳性率提高至80%左右,并使癫痫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2.癫痫发作的类型

 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资料、规范化的脑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录像脑电图检测等进行判断。

 3.癫痫的病因

 在癫痫诊断确定之后,应设法查明病因。在病史中应询问有无家族史、出生及生长发育情况、有无脑炎、脑膜炎、脑外伤等病史。查体中有无神经系统体征、全身性疾病等。然后选择有关检查,如头颅磁共振(MRI)、CT、血糖、血钙、脑脊液检查等,以进一步查明病因。

 鉴别诊断

 临床上存在多种多样的发作性事件,既包括癫痫发作,也包括非癫痫发作。非癫痫发作在各年龄段都可以出现(见表2),非癫痫发作包括多种原因,其中一些是疾病状态,如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睡眠障碍、多发性抽动症、 偏头痛 等,另外一些是生理现象,如屏气发作、睡眠肌阵挛、夜惊等。

 鉴别诊断过程中应详细询问发作史,努力寻找引起发作的原因。此外,脑电图特别是视频脑电图监测对于鉴别癫痫性发作与非癫痫性发作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可以介绍给专科医师。

癫痫疾病治疗方法

 目前癫痫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等。

 药物治疗

 目前国内外对于癫痫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癫痫患者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约70%的患者其发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经过2~5年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合理、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是关键。

 1、抗癫痫药物使用指征:癫痫的诊断一旦确立,应及时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但是对首次发作、发作有诱发因素或发作稀少者,可酌情考虑。

 2、选择抗癫痫药物时总的原则:对癫痫发作及癫痫综合征进行正确分类是合理选药的基础。此外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儿童、成人、老年人)、性别、伴随疾病以及抗癫痫药物潜在的副作用可能对患者未来生活质量的影响等因素。如婴幼儿患者不会吞服药片,应用糖浆制剂既有利于患儿服用又方便控制剂量。儿童患者选药时应注意尽量选择对认知功能、 记忆力 、注意力无影响的药物。老年人共患病多,合并 用药 多,药物间相互作用多,而且老年人对抗癫痫药物更敏感,副作用更突出。因此老年癫痫患者在选用抗癫痫药物时,必须考虑 药物副作用 和药物间相互作用。对于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应注意抗癫痫药对激素、、女性特征、 怀孕 、生育以及致畸性等的影响。传统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虽有一定临床疗效,但是副作用较多如齿龈增生、毛发增多、致畸率高、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患者不易耐受。抗癫痫新药(如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奥卡西平等)不仅临床疗效肯定,而且副作用小,患者容易耐受。

 3、抗癫痫药物治疗应该尽可能采用单药治疗,直到达到有效或最大耐受量。单药治疗失败后,可联合用药。尽量将作用机制不同、很少或没有药物间相互作用的药物配伍使用。合理配伍用药应当以临床效果最好、患者经济负担最轻为最终目标。

 4、在抗癫痫药物治疗过程中,并不推荐常规监测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只有当怀疑患者未按医嘱服药或出现药物毒性反应、合并使用影响药物代谢的其他药物以及存在特殊的临床情况(如癫痫持续状体、肝肾疾病、妊娠)等情况时,考虑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5、抗癫痫治疗需持续用药,不应轻易停药。目前认为,至少持续3年以上无癫痫发作时,才可考虑是否可以逐渐停药。停药过程中,每次只能减停一种药物,并且需要1年左右时间逐渐停用。

 癫痫的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医生和患者以及家属均要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患者应定期复诊,医生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辅以科学的生活指导,双方充分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和家属在癫痫治疗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如有病乱投医,轻信谣传,惧怕抗癫痫西药?对脑子有刺激?,长期服用会?变傻?,不敢服用有效抗癫痫药物。而盲目投医,到处寻找? 祖传秘方 ?、?纯 中药 ?,轻信?包治?、?根治?的各种广告,不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癫痫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还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有效时机,人为使患者变成了难治性癫痫。

 手术治疗

 经过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仍有约20%~30%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癫痫的 外科 手术治疗为这一部分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估计约有50%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可通过手术使发作得到控制或治愈,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难治性癫痫的预后。

 手术适应症

 (1)药物难治性癫痫,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者;

 (2)对于部分性癫痫,癫痫源区定位明确,病灶单一而局限;

 (3)手术治疗不会引起重要功能缺失。

 近年来癫痫外科实践表明,一些疾病或综合症手术治疗效果肯定,可积极争取手术。如颞叶癫痫伴海马硬化,若定位准确其有效率可达60%~90%。婴幼儿或儿童的灾难性癫痫如Rasmussen综合征,其严重影响了大脑的发育,应积极手术,越早越好。其他如皮质发育畸形、良性低级别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半身惊厥-偏瘫-癫痫综合征等均是手术治疗较好的适应症。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是手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首先,患者必须是真正的药物难治性癫痫。如果由于诊断错误、选药不当或者服用所谓的?中药?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而误认为是难治性癫痫,进而手术,那是完全错误的。其次,有些癫痫患者误以为癫痫是终身疾病,对抗癫痫药的副作用过度恐惧和夸大,误认为手术可以根治癫痫,而积极要求手术,对这部分病人,一定要慎重。第三,应该强调手术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每一位患者手术治疗后都能够达到根除发作的目的。虽然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大部分通过手术可以使发作得到控制或治愈,尚有一部分难治性癫痫即使手术,效果也不理想,甚至还可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术前定位

 精确定位致痫灶和脑功能区是手术治疗 成功 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有关致痫灶和脑功能区的术前定位应采用综合性诊断程序为宜,最常用和较好的方法是分期综合评估,即初期(I期)的非侵袭性检查和Ⅱ期的侵袭性检查。非侵袭性检查,包括病史 收集 及神经系统检查、视频头皮EEG、头颅MRI、CT、SPECT、 PET、 MRS、 fMRI、脑磁图和特定的神经心理学检查等。如果通过各种非侵袭性检查仍不能精确定位,尚需侵袭性检查,包括颅内硬膜下条状或网状电极和深部电极监测及诱发电位,Wada试验等,以进一步定位致痫灶和脑功能区。

 神经调控治疗

 神经调控治疗是一项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在国外神经调控治疗癫痫已经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目前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术(rTMS);中枢神经系统电刺激(脑深部电刺激术、癫痫灶皮层刺激术等);周围神经刺激术(迷走神经刺激术)。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rTMS是应用脉冲磁场作用于大脑皮层,从而对大脑的 生物 电活动、脑血流及代谢进行调谐,从而调节脑功能状态。低频磁刺激治疗通过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改善脑电图异常放电,对癫痫所致的脑部损伤有修复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

 rTMS对癫痫等多种慢性脑功能疾病均有较好疗效,不存在药物或手术治疗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对认知功能无影响,安全高、副作用很小、治疗费用低廉、患者容易接受。多疗程rTMS可以明显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和发作严重程度。因此rTMS有望成为一种潜力巨大的、独特的治疗癫痫的新手段。

 rTMS优势:调控作用具有可逆性;患者的需求不同,作用参数可调节;刺激单一作用靶点,也可能影响多个致痫灶;功能区致痫灶也可以进行神经调控治疗。

 哪些癫痫患者更适合rTMS治疗:皮层发育不良或致痫灶位于皮层的癫痫患者其疗效更好,可显著减少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治疗期间可减少71%发作),甚至部分患者(66%)可达到完全无发作。

 rTMS的安全性:大多数患者都能够很好地耐受,所报道的不良反应通常比较轻微短暂,如头痛、头晕、非特异性的不适感等。未发现关于rTMS激发癫痫持续状态或危及生命的癫痫发作的报道。

 迷走神经刺激(VNS)

?

偏瘫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病因病理病机 4 临床表现 5 偏瘫的分类 5.1 皮质与皮质下性偏瘫 5.2 内囊性偏瘫 5.3 脑干性偏瘫(亦称交叉性偏瘫) 5.3.1 中脑性偏瘫 5.3.2 脑桥性偏瘫 5.3.3 延髓性偏瘫 5.3.4 脊髓性偏瘫 6 偏瘫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1.1 实证 6.1.1.1 症状 6.1.1.2 艾灸治疗 6.1.1.2.1 方一 6.1.1.2.2 方二 6.1.2 虚证 6.1.2.1 症状 6.1.2.2 艾灸治疗 6.2 对症治疗 6.2.1 言语障碍 6.2.2 小便失禁 6.2.3 大便失禁 6.2.4 注意事项 6.3 推拿治疗 6.3.1 选穴 6.3.2 操作方法 6.4 保健灸法 6.5 医案 7 偏瘫患者日常保健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偏瘫的穴位 2 治疗偏瘫的中成药 3 偏瘫相关药物 1 拼音

piān tān

2 概述

偏瘫俗称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肢及下肢肌肉瘫痪,有时伴有同侧下面部肌肉及舌肌的瘫痪。

脑中风后遗症(偏瘫)是指急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后脱离生命危险,但留下肢体功能障碍的病证。表现为意识清醒,但上下肢不能协调运动,口齿不清,吞咽不利,关节强直,半身不遂,口眼?斜,口角流涎,手足麻木等。

中风患者中大部分会留下后遗症,主要表现有半身不遂,关节僵硬、挛缩,说话不清楚,智力减退或痴呆,并容易发生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只有少数人可以基本痊愈。中风后遗症影响人的运动与语言,给患者及其家人造成很大的痛苦,使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3 病因病理病机

自大脑皮质运动区开始经内囊、脑干至脊髓前角细胞之间的神经径路的任何部位病变,均可产生偏瘫,起病隐袭,呈缓慢进行性发展的偏瘫,病因多为颅内占位变,如脑肿瘤、脑脓肿、颅内血肿、脑寄生虫等,如表现为脊髓特点的进行偏瘫其病因多为脊髓肿瘤、脊柱结核、脊柱增生变、肥厚性硬脊膜炎等。突然起病,急速发展的偏瘫多由脑血管病引起。

4 临床表现

偏瘫主要为一侧上下肢的运动障碍。在临床上有四种表现形式:

①意识障碍性偏瘫: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并伴有偏瘫,常有头及眼各一侧偏斜。

②弛缓性偏瘫:表现为一侧上下肢随意运动障碍伴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意肌麻痹明显面不随意肌则可不出现麻痹,如胃肠运动、膀胱肌等均不发生障碍。

③痉挛性偏瘫:一般的是由弛缓性偏瘫移行而来,其特点是明显的肌张力增高。上肢的伸肌群及下肢的屈肌群瘫痪明显,肌张力显著增高,故上肢表现为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呈屈曲状态,被动伸直手有僵硬抵抗感。

④轻偏瘫:在偏瘫极轻微的情况下,如进行性偏瘫的早期,或一过性发作性偏瘫的发作间隙期,瘫痪轻微,如不仔细检查易于遗漏。

5 偏瘫的分类 5.1 皮质与皮质下性偏瘫

皮质性偏瘫时,上肢瘫痪明显,远端为著。如果出现皮质 *** 现象有癫痫发作。顶叶病变时,有皮质性感觉障碍,其特征是浅层感觉即触觉、温痛觉等正常,而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障碍明显。感觉障碍以远端为明显。右侧皮质性偏瘫时常伴有失语、失用、失认等症状(右利),双侧皮质下偏瘫伴有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大脑皮质性偏瘫一般无肌萎缩,晚期可有废用性肌萎缩;但顶叶肿瘤所致的偏瘫可有明显的肌萎缩。皮质或皮质下偏瘫腱反射亢进,但其他锥体束征均不明显。皮质与皮质下偏瘫以大脑中动脉病变引起的最常见,其次为外伤、肿瘤、闭塞性血管病、梅毒性血管病或心脏病引起的脑栓塞等。

5.2 内囊性偏瘫

锥体束在内囊部受损伤后出现内囊性偏瘫,内囊性偏瘫表现为病灶对侧出现包括下部面肌、舌肌在内的上下肢瘫痪。偏瘫时受双侧皮质支配的肌肉不被累及,即咀嚼肌、咽喉肌以及眼、躯干和上部面肌。但有时上部面肌可以轻度受累,额肌有时可见力弱,表现眉毛较对侧轻度低下,亦可有眼轮匝肌力弱,但这些障碍为时短暂,很快恢复正常。内囊后肢的前2/3损害时,肌张力增高出现较早而且明显,伸展肌给病理反射均易出现,内囊前肢损害时出现肌僵直,病理反射以屈肌组为主。内囊性偏瘫最常见的病因是大脑中动脉分支的豆纹动脉供应区出血或闭塞。

5.3 脑干性偏瘫(亦称交叉性偏瘫)

脑干病变引起的偏瘫多表现为交叉性偏瘫,即一侧颅神经麻痹和对侧上下肢瘫痪。其病因以血管性、炎症和肿瘤为多见。

5.3.1 中脑性偏瘫

(1) Weber氏症候群:是中脑 *** 叉性偏瘫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病灶对侧偏瘫。由于动眼神经麻痹,故临床上出现脸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处于外下斜视位。有时见到眼球向侧方共同运动麻痹,即出现Foville氏症候群,并可伴有与偏瘫现侧的感觉迟钝,以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其机理是在Weber氏症候群的基础上病变范围更广泛,影响了眼球的脑干侧视中枢及其径路。以及感觉纤维和小脑红核束所致。

(2)Benedikt氏症状群:表现为病灶对侧不全偏瘫,同时偏瘫侧有舞蹈和手足徐动症。

5.3.2 脑桥性偏瘫

(1)MillardGubler氏症候群: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同侧外展神经麻痹,病灶对侧偏瘫,呈交叉性瘫痪。因面神经的核上纤维在脑桥高位交叉,终止于脑桥下部的面神经核,再由顼神经核发出面神经纤维,走向背内侧,绕过外展神经核,再走向腹内侧,于脑桥及延髓交界处出脑。当面神经核上纤维交叉后的脑桥部病变时,即再现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瘫,与外展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锥体束损害的交叉性瘫痪。

(2)Foville氏症候群:表现为面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同时两眼向病灶对侧注视,实际上是Millard—Gubler氏症候群加上两眼侧视运动障碍,故应称Millard—Gubler—Foville氏症候群。如病变侵及同侧三叉神经根丛或三叉神经脊束核可有病变同侧面部感觉迟钝。

5.3.3 延髓性偏瘫

(1)延髓上部症候群:病例对侧上下肢瘫痪,病灶同侧舌肌瘫痪和舌肌萎缩。

(2)延髓旁正中症候群;病灶对侧有深感觉和精细感觉障碍。

(3)延髓背外侧症候群(wallenberg氏症候群):有时伴有轻偏瘫。此外尚有同侧肢体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同侧软腭下垂、声带麻痹、面部核性感觉障碍、Horner氏症等。

(4)Babinski—Nageotte氏症候群:病变对侧偏瘫与偏侧分离性感觉障碍,血管运动障碍。病变同侧颜面感觉障碍,小脑共济失调症,Horner氏征,眼震,软腭,咽及喉肌麻痹( Avellis症候群)。

(5)延髓交叉部病变:在交叉前病变可有对侧上下肢瘫痪。

5.3.4 脊髓性偏瘫

1.锥体交叉以下:脊髓半侧病变时,于病变同侧出现上下肢瘫痪,而无颅神经麻痹,病灶侧深部感觉障碍,对侧有温度觉、痛觉障碍,(BrownS'equard症候群)。

2.颈膨大(颈5~胸2)受损:可出现偏瘫。表现为上肢下运动元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各种感觉丧失、尿失禁和有向上肢放散的神经痛。常有Horner氏征。

6 偏瘫的治疗

以下方法仅用于中风后遗症恢复期的治疗,若患者突然出现偏瘫,多为脑出血或脑梗所致,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以免延误病情。恢复期的患者,家人或陪护应鼓励其多进行功能锻炼,树立恢复的信心。[1]

6.1 辨证治疗 6.1.1 实证 6.1.1.1 症状

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伴有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或伴有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等,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有力。[1]

6.1.1.2 艾灸治疗 6.1.1.2.1 方一

[1]

选穴:曲池、合谷、足三里、外关、解溪。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6~7天,长期坚持施灸。

6.1.1.2.2 方二

[1]

选穴:曲池、合谷、血海、丰隆、申脉。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6~7天,长期坚持施灸。

6.1.2 虚证 6.1.2.1 症状

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眼歪斜,伴有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出;或伴有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失眠,眩晕耳鸣等,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缓。[1]

6.1.2.2 艾灸治疗

[1]

选穴:百会、气海、阳陵泉、脾俞、肾俞。

灸法:脾俞、肾俞、气海艾炷无瘢痕灸,将艾绒揉成黄豆大底部平整的圆锥状,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点燃,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换下一个,一个艾炷算1壮,每穴10壮,佘穴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6~7天,长期坚持施灸。

6.2 对症治疗

偏瘫常伴有言语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1]:

6.2.1 言语障碍

选穴:廉泉、哑门。

灸法:艾条雀啄灸(即像麻雀进食时头部一上一下地运动,艾条距皮肤最近时0.5~1厘米,从而产生一阵阵的灼热感),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6.2.2 小便失禁

选穴:次髎、膀胱俞。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6.2.3 大便失禁

选穴:命门、大肠俞。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6.2.4 注意事项

施灸时注意给患者保暖避寒,避免受寒加重病情[1]。

6.3 推拿治疗

以下方法适用于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伴有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或伴有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等,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有力者[2]:

6.3.1 选穴

肩髃、曲池、手三里、八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髀关、伏兔、风市、梁丘、血海、膝眼、足三里、三阴交。[2]

6.3.2 操作方法

患者侧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先拿揉肩关节前后侧,继之左右结构:?肩关节周围,再移至上肢,依次左右结构:?上肢的后侧、外侧与前侧(从肩到腕上),往返左右结构:?之2~3遍;然后按揉肩髃、曲池、手三里等上肢诸穴位,每穴约1分钟;轻摇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拿捏全上肢5遍;最后搓、抖上肢,捻5指。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先推督脉与膀胱经至骶尾部,继之施左右结构:?法于膀胱经夹脊穴及八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穴;轻快拍打腰骶部及背部;擦背部、腰骶部及下肢后侧,拿风池、按肩井。患者仰卧,医者立于患侧,先左右结构:?患肢外侧、前侧、内侧,往返左右结构:?之,2~3遍;然后按揉髀关、风市、伏兔、血海、梁丘、膝眼、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1分钟;轻摇髋、膝、踝等关节;拿捏大腿、小腿肌肉5遍;最后搓下肢,捻5指。[2]

6.4 保健灸法

灸疗简便易行,对人体几乎无损害,中风患者的家人或患者自己应该抓紧时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利用灸疗做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如果配合针灸、 *** 等保健方法,康复的效果会更好。[3]

取穴:百会、肩井、风池、曲池、足三里、悬钟、昆仑穴[3]。

灸法:每次选4~5个穴位,采用艾炷直接灸法,每穴灸3~5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

注意事项:施灸时注意给患者保暖避寒,避免受寒加重病情[1]。

6.5 医案

李某,女,47岁,工人。患者于2006年骑车时不慎撞伤头部,当即昏迷,经人送往医院急救。头颅CT提示:右侧硬膜外血肿,右侧颅骨线型骨折,经开颅减压消除血肿,并予抗炎止血、利尿醒脑等治疗,患者昏迷于28天后苏醒。复查CT示:右侧内囊外伤性梗塞,脑萎缩,右颅骨术后缺损伴脑膜膨出。治疗2个月后,仍有左侧肢体偏瘫,左巴氏征(+),无偏身感觉障碍,语言不利,口眼略向左歪,伸舌左偏,且伸舌无力,并有短缩,左臀部压疮较重,喜叹息、哭泣,食少,小便失禁,便结,3~6天1次,便时无力。舌淡,苔薄黄,脉细弱。治以益气活血通络,祛风化痰为法,以上法推拿治疗4个月后,患者左侧肢体偏瘫基本痊愈,压疮愈台,语言便利,夜寐安,纳可,二便调,舌淡,苔薄黄,脉细,生活基本能自理。1年后随访无复发。[2]

钱某,男,65岁。其家人述其有高血压病十佘年,1991年12月5日起床时,感头晕、左侧肢体麻木、酸软无力,随即瘫倒在床边,但无意识障碍、失语和恶心呕吐,即送医院急救。查左侧上下肢肌力? Ⅱ~Ⅲ级,伴口角歪斜。脑部CT显示:右侧丘脑部有一1.41厘米×1.22厘米高密度区。首次治疗,针灸并用,取合谷、曲池、颊车、足三里、丰隆、太冲,每次30分钟,治疗10次后,可以在拐杖帮助下独立行走。治疗30次后,痊愈出院。[1]

7 偏瘫患者日常保健

(1)由于本病病程的长短与康复有直接关系,所以尽早对本病进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应该保持情绪安定,生活要有规律,禁忌烟、酒、辛辣等 *** 性食物和脂肪过多的食品,保持身体清洁,加强压疮的护理与防治。

(2)恢复期间,要进行全身性锻炼与轻便的活动,加强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但活动量不可过大,更不可以过度疲劳。

8